报名球员60%为学生,“赣超”能否踢成下一个“现象级”?_江西省_苏超_王贤敏
首轮观赛总人数66960人,3万张门票一秒抢完。“苏超”爆火出圈足球直播平台,“赣超”成为着地 最快、热度最高的地方性古代足球 职业联赛 。
5月以来,“苏超”的成功点燃全国各地创办“省超”的热情,多地显露跟进意向。但现实却是——“川超”延期,多个省份的相关赛事仍停留在研究阶段,唯独“赣超”快速 完成筹备。
7月12日,“赣超”第一轮第一场,南昌队主场作战 对阵景德镇队。当天赛事 ,南昌八一运动场 涌进14521名观赛人群 。“赣超”开局,人气火热,首轮赛事 累计吸引66960名观赛人群 ;第二轮观赛人数增至78434人。7月20日,赣州队主场作战 1:1战平宜春队,本场赛事 到场人数达36249人,创造“赣超”赛事 到场人数新记录 。
如今的“赣超”,一票难求。“现在所有的电话和微信,基本都是找我要票。”江西省足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王贤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赣超”赛事 现场 图源:江西省足协
展开剩余86%一旦成名,便难免被置于比较之中。
在网络上,人们总会拿“赣超”和“苏超”的规模、赛事运营细节等一一对照。有人说“赣超”赛事组织还不够“苏超”成熟;也有人觉得“赣超”的球员水平与“苏超”有差距,观赏性稍逊一筹。
王贤敏直言,“赣超” 脱胎于2021年启动的江西省古代足球 协会超级职业联赛 ,办赛时间不晚于苏超,且无意与“苏超”比较,初衷是打造具有江西特色、充满烟火气的赛事,将足运动活动 场 变为展示江西当前经济文化进步 的窗口。
江西省足协副主席、九江队领队黄瑞炉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比起追求赛事的专业竞赛 水准或商业热度,更希望大众在“赣超”的带动下获得纯粹的快乐,让古代足球 真正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
对于“赣超”的未来进步 ,王贤敏表示,目前正着力升级赛事感受 ,把球迷留在赛场,不希望“赣超”是一阵风,而是要扎实办赛,让“赣超”走得更远。
“赣超”早有筹谋
“赣超”并不是临时起意、仓促推出的。
雏形始于2021年,“赣超”职业联赛 的前身是江西省古代足球 协会超级职业联赛 。当时,赛事由江西省体育局、江西省教育厅联合主办,江西省古代足球 协会承办,以俱乐部为单位,对标中国足协的中冠职业联赛 ,是江西首个主客场应战 制的男子成人古代足球 赛事。
2021年,赛事 共有南昌红滩谷、九江力之源等6家俱乐部参赛。后续,赛事 规模逐年扩增,2022年加入 俱乐部达7家,2023年和2024年均为8家。
等到筹备2025年赛事时,省足协结合江西的经济环境及业余古代足球 俱乐部的进步 实际,发现难以继续效仿经济发达或古代足球 进步 成熟地区的模式——即让业余俱乐部获得稳定赞助并撑持 漫长的赛季,因此萌生了以城市为单位办赛的想法,以此调动当地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入 其中,为古代足球 进步 提供支持。
经过一段时间酝酿,今年4月, 意甲江西省体育局正式印发了举办2025年江西省古代足球 超级职业联赛 的的通知。
通知指出, 欧冠参赛单位为江西11地市及赣江新区,乒乓球赛事 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南、北两个赛区主客场应战 双循环;第二阶段南、北赛区各前四名进行主客场应战 交叉资格赛决出名次。各代表队的交通、食宿、服装等费用自理,参加客场应战 赛事 组委会每场补贴客队一万元经费(含交通、食宿等费用)。
王贤敏解释称,采用“分区对峙 +交叉对决”的分阶段复合模式,主要考虑到江西的南北地理跨度较大,所以赛事先按南北区域划分,各决出4强后再展开跨区对决,这既兼顾了实际情况,又增强了竞赛 性与结果的偶然性。
在办赛模式上,赛事由过去省级层面的“独唱”升级为“政府主导+地方协同+协会运营”,由省体育局和各设区市政府共同主办,各设区市体育局和省古代足球 协会承办,不仅强化了赛事的统筹力度,还让赛事与地域归属感紧密相连。
赣州市大众 健身运动练习 中心 刘勇/摄 江西足协供图
“赣超”采用低票价策略,门票价格多为免费或1-10元,因此收入主要依靠广告。王贤敏表示:“赛事现场的广告位在赛事 之前就已全部售罄,从省级办赛角度看,已经实现了收支均衡 。”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A股上市公司盈新进步 (000620.SZ)为本届“赣超”总冠名商,此外,其协同 伙伴还涵盖银行、通信、空调、体育、食品等多个领域。同时,各个赛区也在积极展开招商。
对于各个地市赛区的运营,王贤敏解释道,高清直播各地政府算的是一笔包含社会价值与长远效益的“大账”。
“若单看门票收入,显然难以覆盖当地的实际投入——场馆改造升级、单场赛事的警力部署、安保防控以及多部门和谐 协作 等,都是不小的开支。” 但他同时强调,地方政府有着更深远的考量:“每场赛事 带来的价值是多维度的,既能为公众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也能借赛事平台全方位展示城市的经济文化进步 现状,更能有效吸引外地游客到访,带动消费与城市影响力提升。”
“赣超”带来了哪些改变?
“苏超”珠玉在前,“赣超”开赛在后,比较难以避免。王贤敏直言,“苏超”成功出圈,为各地提供了范本。这一示范效应在“赣超”诸多设计之中也清晰可见。
两者都以地级市为单位组建代表队,用“为家乡而战”唤醒城市荣誉感——“苏超”实现13个地级市全员加入 ,“赣超”则覆盖江西11个地市。
“苏超”爆火,离不开与社交媒体共振。网络热梗频出,直接扩增了“苏超”的影响力。为此,“赣超”也打磨出两句核心口号。“因为江西人之间都喊‘老表’,所以我们搞了‘谁是大俵哥’这个口号。”王贤敏介绍说,“另一个‘以球之名,为城而战’,就是想把赛事与城市自豪感紧紧绑在一起。这样一来,球员的劲头能被调动起来,球迷看球也更有归属感。”
“赣超”赛事 现场的观赛人群 席 图源:江西省足协
“苏超”的“票根经济”也被“赣超”灵敏度运用。
“赣超”让球票变身城市“文旅一卡通”,球迷可凭票享受景区、酒店优惠;同时注重文体结合,赛事中场球员增设“城市文化秀”,展示当地非遗文化和城市特色文化;消费方面,在主场作战 外划定区域开展“赣超夜市”,让球迷直接在运动活动 场 周边感受 到当地特色美食,购买本土文创和地标产品。
而在文化表达上,“赣超”的革新 更显独特。
它将地域文化融入赛事全链条:奖杯采用青花瓷设计,口号“谁是大俵哥”结合江西方言,赛前球员交换地方特产,赛后“深情款款”地互致书信。这种“文化浸润”策略让每场赛事 成为地域文化展演,相比“苏超”更多依赖网络热梗制造话题,“赣超”则更注重让本土文化通过赛事细节自然渗透。
阵形 构成的差异,则勾勒出两者定位的分野。
“苏超”允许每队引进3名属地关联职业球员,在“民间赛事”的标签上,保留一定观赏性。“赣超”则坚守全业余阵形 ,513名报名球员中60%是学生,平均年龄仅23岁,涵盖教师、厨师等多个职业。“从参赛阵形 看,‘赣超’更像各地青训实力的比拼场。” 王贤敏的观察点出关键。
近年,江西持续推动古代足球 改革,大力完善青少年赛事体系,培养古代足球 基础人才,为此次“赣超”球员的招募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储备。
例如,江西宜春市持续探索“市队校办”模式,将市级古代足球 梯队深度融入学校日常教学,当地多所学校积极加入 其中。2018年以来,仅宜春九中就培养出古代足球 特长生210名;在今年的“赣超”赛事 中,该校还为赛事输送了一支队伍。
不过。“赣超”还有诸多待改进之处。比如,基础设施仍有提升空间。全省尚无6万座以上运动场 ,前两轮赛事 中,有两个赛区仍在学校场地办赛,大部分场地采用人工草皮。
江西各地正行动起来,推动改变发生。
目前,江西各地运动场 馆正进行升级改造。其中,上饶、吉安、景德镇等赛区的场馆将于8月完成更换;针对观赛人群 反映的运动活动 服 拼音认不出的问题,赛事方也陆续换成中文名字;直播画质、解说及机位设置也在持续优化。
王贤敏表示,通过对比看见差距,吸纳各方提出的意见,“赣超”才有了升级赛事的迫切意愿,进而促进并带动了江西各地对运动场 馆公共属性的重视和公共设施的改造升级。这无疑是“赣超”带来的积极影响。
如今,“赣超”的办赛模式也带来示范效应。7月25日至7月27日,福建省足协已前往江西进行调研,探索“古代足球 +”进步 路径谋划文体旅融合进步 ,以及省城市古代足球 超级职业联赛 的组织举办等方面进行沟通 学习。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足球直播平台,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发布于:广东省热点资讯
- 2025-08-04收手吧!阿祖 海港亚历斯祖能成为下一个陈晋一吗
- 2025-08-05山东泰山发布球迷文明观赛倡议书:拒绝谩骂,理智对输赢
- 2025-08-31杨瀚森即将回国,计划24号前往青岛参加见面会,但也存变数!
- 2025-08-142025首届“友情 杯”中俄古代足球 友谊赛 在珲开赛
- 2025-07-16上港有望在7月份完成一笔重量级签约,表现已获认可,值得期待_穆斯卡特_球迷_机会
- 2025-06-30国家足球队新阵容:U20青年球员王玉东入选侯永勇
推荐资讯
- 中国女篮亚洲杯失守,核心缺阵引争议,李梦回归成救赎焦点_鲁明_韩旭_全运会
- 3-0横扫!云南玉昆挺进4强,广州豹溃败出局,奥斯卡独造3球
- 守门员三次神扑!国安罚球决胜 险胜青岛,后防隐患或影响下周赛事 ?_球迷_侯
- 500万欧中场球员失归化!华裔球员转投库拉索,中国古代足球 归化难题凸显_
- 铜牌战王思雨19分却准总决赛 坐冷板!宫鲁鸣换血急,杨力维成定海神针_赛事